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发扬实事求是学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汇 ,宣传中医药临床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往期目录

首页>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6606
  • 国内刊号:10-11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2016年第06期

中医“通法”临床应用研究

周梦玲;吴凤芝;韩晨霞;张炜悦;王鑫;李峰

关键词:通法, 临床应用, 通腑法
摘要:1通法的概念所谓“通”,《说文解字》云:“通,达也。”《易经·系辞》云:“往来不穷谓之通。”“通”是人体各脏腑正常运行和保持平衡的前提,若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脏腑经络等不通,则会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调,五脏功能失衡。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临床上属于不通的症状或病症很多,如:痹证、痛证、郁证、癃闭、积聚、便秘、淋证等,几乎存在于临床各科中,因而通法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早提出通的概念的是北齐医家徐之才“通可去滞”,其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故狭义的通法即通剂,仅指通里攻下而言。而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广义的通法不仅指攻下法,凡可帮助人体气血津液畅通,脏腑功能协调的治法,如散寒、理气、活血、解郁等均属于通法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