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发扬实事求是学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汇 ,宣传中医药临床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157/R
邮发代号: 82-25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6606
- 国内刊号:10-11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透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病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病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透刺疗法.应用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测足踝痉挛程度,应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MA)下肢部分评测下肢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BI)评测日常生活能力.对CSI,FMA和BI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
作者:谢春荣;张勇;任毅 刊期: 2017- 05
-
解毒祛瘀法干预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疗效及对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法干预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疗效以及对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中药,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积分,血清HMGB1值.结果治疗组45例中,临床控制11例(24.4%),显效12例(26.7%),有效1......
作者:陈莉云;李淑芳 刊期: 2017- 05
-
咳嗽病考镜源流
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就中医学历代医籍和医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考源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医家对咳嗽就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魏晋隋唐时期重视寒邪在咳嗽发病中的作用,病证分型和治疗方法更为丰富;及至宋金元咳与嗽开始分而论之,辨证论治百家争鸣;明清时期将咳嗽明确分为外感内伤,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统一;近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将咳嗽的辨证论治体系不断细化和完善;近年来对咳嗽病的认识较前有所创新,规范化......
作者:杜欢欢;孙增涛 刊期: 2017- 05
-
祛风宣肺方对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方对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及卵蛋白溶液雾化的方法建立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10d,取材留取肺组织,应用电镜和光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作者:季坤;马建岭;闫妍;温绍惠;史利卿 刊期: 2017- 05
-
基于病证结合的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策略
临床上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常见病因包括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应性咳嗽.从西医辨病、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角度,对既往诊治慢性咳嗽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阐述病证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体会,进一步提出针对慢性难治性咳嗽应遵循的五步三要四法原则.......
作者:韩桂玲;张纾难 刊期: 2017- 05
-
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慢性咳嗽为呼吸科常见病症,为中西医临床研究热点之一.有关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有独特优势.结合既往相关研究,就其病因病机、证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慢性咳嗽多属内伤咳嗽,病位主要在肺,兼及他脏,而与中焦脾胃尤为相关.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所伤、饮食起居失节、失治误治,又因脏腑内伤、祛邪不尽,风邪、寒饮、湿热等邪气留伏于内,复由外邪引动,邪犯于肺,肺气上逆而发,具有内外合邪致病的特点.其中风......
作者:史利卿;马建岭;杨凯;季坤;温绍惠;林彬 刊期: 2017- 05
-
内关照海配伍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内关与照海同属八脉交会穴,二穴配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良好.通过对内关、照海穴性的深入剖析,阐明二穴配伍在经脉流注、上下配穴、五行生克中的独特内涵,并结合临床有效案例,说明二穴配伍在针灸辨证论治体系中的价值及作用,为针灸腧穴配伍,特别是八脉交会穴配伍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董珍;侯中伟 刊期: 2017- 05
-
庞鹤教授经方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经验总结
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周围血管疾病静脉系统疾病之一,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局部疼痛、条索、硬结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庞鹤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经方辨证论治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他认为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机是气虚血瘀、湿毒阻络,治疗上采用辨证求因,辨证、辨病、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重调畅气机、内外同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光宗;杨宝钟;李友山;金潇;张凡帆;张月 刊期: 2017- 05
-
王沛教授治疗乳腺癌临床经验总结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王沛教授认为乳腺癌的基本病机以肝郁气结为主,兼有脾肾亏虚,以及痰凝、邪毒的蕴结.总的治法以疏肝解郁为主,适当健脾补肾,兼以散结、通络.王教授治疗上用药独特,整体调治并随证加减,注重情志及饮食调节,在治疗乳腺癌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宪锐;商建伟;丁劲;李菊敏;盛文;张耀圣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益气养血补肾法合康力龙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 2 温中健脾类手法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 3 急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分析
- 4 封闭加外洗治疗跟腱滑囊炎62例
- 5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 6 芩矾汤洗剂外敷治疗臁疮临床观察
- 7 魏执真教授辨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经验
- 8 王大经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探讨
- 9 郭维琴教授辨病论治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经验介绍
- 10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中医药治疗
- 11 鲁承业主任医师治疗下焦湿热临床经验
- 12 腰大肌解剖形态、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概述
- 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西医研究现状
- 14 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 15 中风后抑郁症的病机分析与治疗
- 16 王永炎院士五步查房法实录 ——类中风病案举例
- 17 癌性贫血的中医临床治疗
- 18 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研究
- 19 建立针灸特色辨证论治体系,提供针灸临床诊疗思维模式--《针灸临床技能实训》学习体会
- 20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 HPA 轴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