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发扬实事求是学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汇 ,宣传中医药临床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157/R

邮发代号: 82-25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6606
  • 国内刊号:10-11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和著录原则与方法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主要的、新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内部文件和资料、二次文献不宜作参考文献引用。按照《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要求,文内参考文献标注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连同方括号作为上角标或按正文文字排列;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

    作者: 刊期: 2013- 05

  •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包括清补脾经、清补大肠经、揉板门、运内八卦、退六腑、摩腹、捏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对照组以苍苓止泻口服液为主,并辅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总疗效;症状和体征总积分;症状和体征积分,包括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呕吐、精神、发热、口渴、饮食......

    作者:李奎九;解英 刊期: 2013- 05

  • 丹参及冬虫夏草制剂在肾移植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112例肾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观察丹参及冬虫夏草制剂在肾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7年的11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患者(脱落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6例,2组均常规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加用丹参及虫草制剂。观察人、肾1,3,5年存活率,术后排斥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组人、肾5年存活率及出现肾功能异常情况,并发慢性移植......

    作者:吴雅冰;李响;张愚;吴振起;韩志友 刊期: 2013- 05

  • 生脉胶囊联合艾灸治疗透析相关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脉胶囊联合艾灸治疗透析相关低血压(IDH)的疗效。方法将24例IDH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进行两阶段交叉临床试验。第一阶段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第二阶段B组为治疗组、A组为对照组。两阶段均包括8周的治疗期和8周的随访期,整个研究过程为3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胶囊联合艾灸,对照组加用盐酸米多君片。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QOL)积分、症状积分、尿素清......

    作者:刘福生;钟剑;王玫;赵虎康;张蕊;曹钋 刊期: 2013- 05

  • 本刊投稿须知

    ......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编辑部 刊期: 2013- 05

  • 本刊更名启事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批准文号:新出审字[2013]466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正式更名为《现代中医临床》,英文名称ModernChineseClinicalMedicine。原刊号CN11-4892/R作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157/R。自2014年始使用新刊名与新刊号。......

    作者:《现代中医临床》编辑部 刊期: 2013- 05

  • 腰大肌解剖形态、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概述

    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理论认为,其疼痛的发生可以从督脉、膀胱经、肾经入手,也可以考虑带脉[1]。有学者认为,脊源性腰腹痛的病理机制除了可以从神经传导通路来解释外,更应从腰段脊柱的动静力失衡的角度来研究,而腹痛的发生则主要是因为腰大肌的急慢性损伤,这与中医“带脉瘀滞型腰痛”的典型表现--“腹腰脊痛,冲阴股”很相似[2-5]。近年来对腰大肌的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脊旁肌是协助完成脊......

    作者:姜玉莹;孙大洋;李芙;姜忠敏;马福长;薛卫国 刊期: 2013- 05

  • 医案研究与撰写的思路与方法

    在介绍医案基本概念与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医案在中医药学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剖析了医案与病历的差异,界定了医案应该涵盖的内容。以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研究为例,融合当代研究成果,提出了典型医案设计的科学性与求精性原则,规范了典型医案的构成与信息要点,同时亦规定了典型医案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

    作者:孙光荣 刊期: 2013- 05

  • 凝练心智成果,彰显独特疗效

    医案是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从灵感--创新之所需、知识--临床之所用、意者--医之高深、警示--诊治之所避4个方面深入地解析医案,探索医案中的灵感、知识、为医之境界及临床警示,对于继承医家学术特色,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升华中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丽辉;王忠 刊期: 2013- 05

  • 医案研究的必要性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医案是这一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哲章太炎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论断“:中医之成绩,医案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1]可见,要发掘整理中医宝库,除传统教学和一般科研手段之外,认真学习研究古往今来的各家著名的医案著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陶广正 刊期: 201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