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发扬实事求是学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汇 ,宣传中医药临床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157/R
邮发代号: 82-25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6606
- 国内刊号:10-11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诸病源候论》肠易激综合征导引法研究
在对《诸病源候论》一书中的导引法进行认真系统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习练导引法的实践经验与体会,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精心选择书中的导引条目,编创1套预防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导引功法.共计6节,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真气鼓、仰头观日阳气固、拽手搓胁理肝路、叉手背后上下舒、筑腹转身运肠腑、不患行气真元补”.从原文依据、导引操作、操作要领和功理解释4个方面,对每一节功法进行详细说明.既是继承和发扬古代......
作者:张海波;刘峰;刘天君 刊期: 2011- 06
-
口疮饮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疮饮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口疮饮颗粒;对照组口服口炎清颗粒.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总溃疡数、总间歇期以判定长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溃疡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总间歇期时间治疗组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口疮饮在减少溃疡发作数目、延长间歇期方面有显著优势.......
作者:李航;李佳瑜;黄颐玉;岑锴;林宝山 刊期: 2011- 06
-
分期综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分期综合方案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再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痊愈率、好转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综合方案......
作者:李长辉;郑其开;张坤木;陈少清;刘家瑞;蔡树河;陈水金;黄道星;陈素玲;陈泽文;宋红梅;陈艺敏;陈锦辉;王诗忠 刊期: 2011- 06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基本证候.方法回顾性总结14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49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证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证候出现频率高的前3位依次是气虚85.4%,血瘀44.4%,血虚42.4%.结论气虚、血瘀、血虚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证候.其出血机制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致血不循经.......
作者:丁晓庆;苏伟 刊期: 2011- 06
-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入选5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予补肾强督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功能指数、全身疼痛评分、晨僵时间、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血沉、C-反应蛋白等.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0.001),且均未出现血常规、尿常规改变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补肾强......
作者:彭建英;阎小萍 刊期: 2011- 06
-
温经通络、解毒散结法外治癌性疼痛阴证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解毒散结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阴证的疗效.方法对50例证属阴证的癌痛患者予以温经通络、解毒散结中药外用于疼痛局部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以数字分级法观察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疼痛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完全缓解4例,明显缓解27例,轻度缓解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对于癌性疼痛证属阴证者,以温经通络、解毒散结法治疗疗效显著,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芬;左明焕;胡凯文;姜敏;苏涛锋;周而复 刊期: 2011- 06
-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中医药治疗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是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术后胃引流量多、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早饱,餐后饱胀,腹部膨隆等,是肿瘤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中医古文中没有对本病的专门论述,因其以胀、满、吐及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中医“痞满”“呕吐”“胃胀”“纳呆”等范畴.......
作者:姜敏;莫苑君;左明焕;胡凯文 刊期: 2011- 06
-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治概况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尽管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领域尚未起主导作用,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止疾病恶化,改善患者预后.如何继承和发扬前贤理论精华,大限度地发挥中医特色来治疗肝衰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强;孙凤霞 刊期: 2011- 06
-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研究思路探析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新的挑战是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多重危险因素控制达标,从而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心脑血管疾病已占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北京地区也不例外,而且北京地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它的预防仍缺乏确切有效的措施.......
作者:肖珉;张为;赵勇;王亚红;谢颖桢;王硕仁;郭维琴;王显 刊期: 2011- 06
-
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评价研究的特点及内容
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在中医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医疗目的,可以取得不同的干预效应.但由于未经系统和规范的整理和研究,缺乏现代科学认可的客观证据,影响了一些具有很好疗效的特色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和对外交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体现出中医诊疗技术本身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特点,必须对各种中医诊疗技术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明确达到治疗目的所需的各种工具、共同协作组成的......
作者:任小巧;葛常祝;何丽云;杨德昌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65例非典型肺炎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探讨
- 2 应用赵炳南老中医“全虫方”治疗顽湿聚结的体会
- 3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 4 HIV/AIDS患者舌质特点与艾滋病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 5 通三焦和脏腑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 6 益气解毒法治疗艾滋病123例临床观察
- 7 从气虚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 8 TUNEL技术原位检测多种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
- 9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 10 习练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中医症状改善作用的队列研究
- 11 中风患者的中医诊断与颈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 12 基于焦虑抑郁量表评价疏肝调经针灸方案治疗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疗效?
- 13 咽部炎症引发耳、枕部神经痛2例报道及分析
- 14 外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 15 李富玉教授从痰瘀论治冠状动脉介入后血管再狭窄1例
- 16 243例肾穿刺活检病例的临床、病理分型及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
- 17 芪药消渴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4例临床观察
- 18 针刺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9 古代毫针针刺技术文献回顾与标准化的探讨
- 20 肖相如教授对失眠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