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发扬实事求是学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汇 ,宣传中医药临床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157/R

邮发代号: 82-25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6606
  • 国内刊号:10-11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刘弼臣教授调肺利窍为主治疗婴儿过敏性紫癜1例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脏损害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孙洮玉;徐荣谦;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刘弼臣 刊期: 2007- 04

  • 郭志强教授分期治疗妇科病经验

    由于人体存在于自然界,受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影响,因而有天人相应的生理现象,对于女性而言,表现为节律性、周期性生理变化特点.......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07- 04

  • 杨少山教授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疑难病验案3则

    杨少山教授是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行医至今已近70余载,所治多为内、妇、儿科疾病以及肿瘤、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杨教授侍诊多年,现将其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案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航;杨少山 刊期: 2007- 04

  • 皮肌炎1例及痹证痿证传变探讨

    皮肌炎(Dermatomyosistiswithinterstitialpneumonitis)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是皮肤红疹及肌痛肌无力,关节疼痛但不变形.......

    作者:蔡明谚;瞿幸;洪裕强;江心茹 刊期: 2007- 04

  • 经方辨证治疗感冒后期久咳验案2例

    外感风寒或风热等邪气后,引发病症复杂多样.有些患者外感症状解除,发烧已退热,但咳嗽症状总是不能好转,而且单靠某一个方剂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对外感后属于有痰湿而致久咳者,运用经方组合,辨证加减用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举典型验案2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嵩 刊期: 2007- 04

  • 针刺加电刺激治疗灼伤1例临床报道

    病案:王某,女性,74岁.主诉:左小腿麻胀,行走时疼痛.查:患者左小腿胫前区见4cm×10cm的大面积皮损,已形成约2mm凹陷性创面,周围伴有红肿,且创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紫暗色、溃疡分泌物形成的硬痂,系局部灼伤后创面感染清创处理后形成,损伤至此已有月余.......

    作者:张树新;李芳芳 刊期: 2007- 04

  • 豨薏加减地黄丸治疗痛风验案2例

    病案1:李某,男,47岁,1997年8月13日就诊.患者有痛风病史10余年,未经系统治疗,痛风发作时服用消炎痛等药物,可暂时缓解,经常反复发作.......

    作者:何福祥;饶晴 刊期: 2007- 04

  • 背部挑刺结合局部围刺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背部挑刺结合局部围刺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并揭示其治疗机理.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背部挑刺结合局部围刺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依据临床症状的改善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背部挑刺结合局部围刺能明显改善寻常性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与普通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部挑刺结合局部围刺治疗寻常性痤疮治愈率高,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

    作者:戚秀杰;王顺 刊期: 2007- 04

  • 消痞颗粒对大鼠CAG伴Dys胃黏膜MVC和VEGF、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从胃黏膜微血管形成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变化的角度探讨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非典型增生(Dys)发病机理及消痞颗粒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综合法复制大鼠CAG伴Dys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显示胃黏膜微血管,免疫组化法显示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在大鼠胃黏膜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微血管计数(MVC)、VEGF和bFGF阳性表达......

    作者:孟捷;杨晋翔;鲁香凤;戴欣;方杰 刊期: 2007- 04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

    作者: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