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发扬实事求是学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汇 ,宣传中医药临床应用,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等领域有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157/R

邮发代号: 82-25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6606
  • 国内刊号:10-11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孔光一辨治疑难杂病验案3则

    孔光一教授从医、执教逾50载,于内、妇、儿科颇多建树.观其遣方用药,圆机活法,平中见奇,对许多疑难杂病竟收卓效.现将随诊所见数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君;辛瑛 刊期: 2003- 01

  •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在内科临床运用经验

    路志正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行医60余年,善于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临床内科疾病,不仅用于如腹胀、腹痛、反胃、泄泻、呃逆、痞满等脾胃疾病的治疗,对于其他系统疾病,也独辟蹊径,采用调理脾胃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学术见解独到.兹将笔者跟随路老学医的偶得总结如下.......

    作者:李平;提桂香;高荣林 刊期: 2003- 01

  • 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刘弼臣教授早年从师于江苏儿科名医孙谨臣老先生,长期从事中医儿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其在继承先师经验的基础上,苦心探索,知常达变,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刘教授现虽年近八旬,仍精神矍烁,思维敏捷,临证不倦.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现将刘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郝宏文 刊期: 2003- 01

  • 月经病的周期性治疗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特点,用中药治疗月经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于丽均;王东红;赵珩 刊期: 2003- 01

  • 湿温变证治验2则

    湿温之为病,证候繁多,变化复杂,加之失治误治,变证迭起,如不仔细辨别,极易误诊.今录笔者临证所遇不同类型之湿温病变证治验2则,仅供临床参考,请同道斧正.......

    作者:金培祥 刊期: 2003- 01

  • 颈性眩晕与中医治疗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关节、肌肉、韧带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症状.其临床表现特点是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头痛、情绪异常等颈椎病的症状,眩晕与颈部活动有关,对颈部合理治疗后可减轻或消失.......

    作者:吕泽;李建民 刊期: 2003- 01

  • 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历代医家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以通腑法为主治疗中风病方剂的初步分析,并与现代医家的用药规律相比较,从而指出了两者的异同.结果通腑泄热是二者的共同点,但历代医家多配合扶正解表法,而现代医家多配合化痰活血法.结论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入完善的过程.......

    作者:刘向哲;王新志;杨海燕 刊期: 2003- 01

  • 多种热补手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对照研究

    热补手法系指针刺入一定穴位得气后,通过行针产生热感以治疗虚证、寒证的一种手法.本实验选取努针热补针法与提插补法、捻转补法及烧山火手法进行对照筛选,通过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多种热补手法的不同临床效应,从而为多种热补手法筛选、寻找临床依据,为临床、教学、科研服务.......

    作者:张淑君;邵素菊 刊期: 2003- 01

  • 隔黄土饼灸的操作方法及其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隔黄土饼灸是作者发明的针灸治疗方法,具有温阳通络,热量温和、持久、集中、深透及操作简便、安全的特点.本研究采用隔黄土饼灸治疗乳腺癌15例,并与西药化疗组(17例)对照,两组疗效具有等效性,并且没有化疗的副作用.......

    作者:金哲秀 刊期: 2003- 01

  •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并与黛力新进行疗效比较.方法以CCMD-2-R为标准选取41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1例及西药组20例.针刺组以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共20次,西药组服用黛力新治疗20d,治疗结束后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减分率评定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每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与西药黛力新相当,针刺可作......

    作者:唐胜修;唐萍;徐祖豪;王玉保;李凤萍 刊期: 2003- 01